"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抛头颅,洒热血,无数抗战英杰、仁人志士们为了守卫家国完整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国家的富强离不开先辈们奋斗的泪泉,牺牲的血雨。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残酷的战争不仅夺去了战士们宝贵的生命,还破坏了一个又一个本该美满和谐的家庭。在这些抗战故事中,陈中柱将军的经历无疑是极其悲壮的。 心系家国,投身抗战 1906年秋,陈中柱出生在江苏省建湖县的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着家里几亩田地的收成维持生活,但父亲早逝,养育五个孩子的重任突然落到了母亲身上。陈中柱自小就聪明机灵,是村里的孩子王,但随着年岁渐长,玩伴们都上小学了,陈中柱却没钱上学,他知道母亲拉扯兄弟五人辛苦,于是只能缠着朋友们给他讲学堂的知识。 玩伴中有一个叫赵敬之的富家少爷,他知道陈中柱求学心切,于是缠着家里要了双份学费,资助陈中柱读完了小学和中学,二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多年后的抗战中,二人也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 1925年,水灾席卷了家乡,为了谋生,陈中柱只能辍学,去往上海,寻了个电车售票员的差事谋生。虽然身在上海,但陈中柱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的母亲与兄弟,两年后,他听说国民革命军北伐要途经建湖,于是怀揣一腔热血的陈中柱回到了家乡,参与了与土豪劣绅斗争的活动中去。 由于在革命运动中表现出色,在表兄的介绍下,22岁的陈中柱进入了江苏省警官学校学习,因为表现优良,不久后转入了南京军官研究班学习。对于学习的机会,陈中柱总是分外珍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在江苏政府候差,得到了不少国民政府首领的赏识。 安逸的日子没有过多久,事变吹响了全国抗战的号角,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战的浪潮,满怀救国热忱的陈中柱充分发挥出了他的组织领导能力,在短时间内就团结了一批工人、学生团体成立战地服务团。他的能力很快受到了重视,加之他是职业军人出身,专业素养优秀,又有国民政府高层赏识,不久后陈中柱便升任第二路军第二旅旅长,开启了他的征战生涯。 抗战决心,痛击日寇 无论战况如何,陈中柱总是冲在抗战的最前线,参加了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等大型战役,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1938年,受鲁苏皖总指挥部的邀请,陈中柱出任第四纵队少将司令,于次年驻扎泰州,正巧在年底时遇见了前来求救的赵敬之夫人。 原来赵敬之早已加入了我党,但由于被叛徒出卖而被关押在东台监狱中,为了营救挚友,陈中柱派五弟和三弟带着亲笔信日夜兼程前往东台将赵敬之保释出狱,陈中柱的仗义相助,让我党对这位国民政府军官多了几分信任,也为二人日后的合作埋下了种子。 1941年,副总指挥李长江准备叛敌汪伪的消息传遍全营,陈中柱的第四旅作为中坚力量,实力强劲,如今枪炮不对着日本侵略者,反而要瞄准中国弟兄,这叫痛恨日本人的陈中柱实在难以妥协,恰巧此时赵敬之代表陈毅将军与陈中柱取得了联系。 在几番谈话下,陈中柱坚定了绝不叛敌的思想,在黄桥决战中,他保持了可贵的中立,并在此后抗击日寇的战役中与新四军配合默契,取得了不少胜利,也正是因此,陈中柱成了日寇的眼中钉,日寇曾悬赏5万大洋,要取陈中柱的人头。 6月初,日伪集中兵力主攻陈中柱率领的第四纵队,由于敌情传递不及时,第四纵队反应不及,损伤惨重,陈中柱知道,这场反扫荡的战役将异常艰难。6日凌晨,日伪军发起数次冲锋,造成纵队巨大伤亡,陈中柱沉重冷静,布置伏击,于7日拂晓发动突袭,在激战中,陈中柱头部中枪,为国捐躯,年仅35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陈中柱或许意识到这场战争的艰险,在混战前就安排妻儿离开泰州。彼时妻子王志芳即将生产,听说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几欲昏倒。 王志芳是一位平凡而坚强的中国妇女,陈中柱就读黄埔军校时期,曾暂住王家。王志芳热爱读书,却在继母的针对下失去了上学的机会,陈中柱成绩优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时常教王志芳读书、拉琴,且陈中柱高大英武,才能出众,郎才女貌,二人很快陷入爱河,并在上海结婚了。 1937年,二人已经育有一男一女,但由于抗战需要,陈中柱将家庭放在了国家之后,将妻儿送往相对安全的重庆,自己则组织抗战团队,积极投身战争。王志芳虽是一介女流,却知道丈夫是一个心系天下的热血男儿,于是一个人在重庆拉扯儿女长大,直到1939年,这个小家庭才过上了短暂的团圆生活。 前线战争激烈,这个小家庭随着陈中柱的牺牲,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身怀六甲的王志芳强忍悲痛,挺着大肚子上战场,寻找丈夫的尸首,可敌军为了讨赏,残忍地割下了陈中柱的头颅,因此王志芳只寻得了丈夫的尸身。王志芳不忍丈夫无头下葬,抱着要拼命的决心,势要从日军手上索回陈中柱的头颅。 这位柔弱的孕妇怀揣着以死相争的悲愤,牵着幼女,走进了日军司令部,讨要丈夫的头颅,日军被这个女子身上的气魄镇住了,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最终交还了将军的人头,王志芳抱着丈夫的头颅,坚定地走出了日军营帐。王志芳清洗干净陈中柱的头颅,眼含热泪地将他的头身缝合,并将他安葬在泰州西门外。 1987年,陈中柱被追认为烈士,七十多岁王志芳得知消息后,禁不住热泪直流,她一遍遍地喃喃道:"退之啊,你可瞑目啦……" 抖音充值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