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刑事律师 http://www.wqlsw.cn/ 备受瞩目的土耳其第一轮大选落下了帷幕。 为什么说备受瞩目? 如果按照人口计算,土耳其总人口8570万,世界排名第十八,略高于德国,稍逊于伊朗。从经济角度来看,2022年土耳其GDP总量9055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九,介于荷兰(18)与瑞士(20)之间,虽然看起来还不错,但很明显,土耳其并不能算大国。但它这次的总统大选依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地缘政治。 土耳其的前身是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3年),这是一个由土耳其人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奥斯曼帝国极盛时期疆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天的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包括巴尔干半岛、中东和北非大部分领土,可以说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庞然巨物。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奥斯曼帝国正好卡住了东西文明交通要道,伴随着不断向外扩张,除了促进YSL第三次大传播以外,最重要的是掌握了东西方文明的陆上交通线长达六个世纪。 直到今天,土耳其依然掌握着黑海的出入口,北约想要从海路支援乌克兰,或者俄罗斯的黑海舰队想要出去,土耳其都是迈不过去的坎儿。 自去年俄乌冲突以来,以埃尔多安为首的土耳其对冲突双方持中立态度,既接受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同时也与乌克兰达成粮食出口的贸易协议。这对于那些“不支持即反对”的“挺乌派”来说,埃尔多安自然是既看不顺眼,又无可奈何的角色。 能不能把埃尔多安选下去,意味着今后究竟能把俄罗斯卡多死。所以,“关心”本次土耳其大选的地区势力包括但不限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以及大部分欧洲国家。 目前来看,埃尔多安的情况并不乐观。 截至99.25%的计票结果被公开,支持埃尔多安的比例为49.25%,反对派克勒奇达尔奥卢的支持率为45.04%,虽然埃尔多安依然得票数领先,但已经失去了“秒杀”对手的机会。 因为根据大选规则,在第一轮投票中,必须有一方得票率超过半数才会直接被宣布胜出,如果没有候选人获得半数支持,所有人计票数清零,大选将进入下一轮1VS1投票,而反对埃尔多安的克勒奇达尔奥卢优势在于,他联合了几乎所有的反对埃尔多安的势力,如果第一轮投票中埃尔多安不占优势,第二轮就悬了。 目前双方支持率看似不相上下,但多项民调结果显示,虽然支持埃尔多安的趋势略有回升,但整体落后。 埃尔多安执政二十多年以来,一直奉行“土耳其优先”的D立政策,所以土耳其虽然是北约一员,但从未彻底执行制裁俄罗斯和支援乌克兰的政策,这自然引起以拜登政府为首的西方势力不满。但埃尔多安在土耳其深得民心、根深蒂固,甚至经历2016年那场军事政变,埃尔多安依然安然无恙,西方势力对其也无可奈何。 一直以来,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中和俄罗斯走的最近的国家,为了彻底拔掉这颗钉子,对于这次大选,背后自然少不了各方势力博弈。 这次埃尔多安的对手克勒奇达尔奥卢,据说获得了国外的政治和资金支持,联合了土耳其所有反对埃尔多安的团体力量,不断呼吁反对派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而且从土耳其的高通胀、地震灾害、埃尔多安的健康问题等多方面向埃尔多安发起处心积虑的精准打击。 前期埃尔多安确实有些被动,一方面因地震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这些年由于美元持续加息导致的输入性通胀问题,土耳其里拉只能通过降息被动防守,导致物价飞涨,普通民众生活压力苦不堪言,这种问题特别在大城市十分明显。所以这次大选一开始,偏远地区的得票率中埃尔多安优势明显,后来随着大城市的票数统计结果出来,埃尔多安的领先优势逐渐降低。 至于埃尔多安的健康问题,前不久一次竞选直播活动中,埃尔多安因身体不适提前结束采访,虽然后来医生宣布无恙,但这也成为被对手诟病的把柄。 为了挽回形象,埃尔多安选择的竞选策略单一而有效,那就是批评反对派借助外部势力渗透干预土耳其大选,并且呼吁土耳其民众支持自己,反对外部势力的“颜色革命”。 不得不说,埃尔多安这一招奏效了,因为外部势力干预土耳其大选的例子出现过很多次,包括2016年那次的军事政变,都是历史上的“铁证”,埃尔多安执政20多年,虽然能力不一定最佳,但一心为土耳其利益着想的“衷心”,民众还是都看在眼里的,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持埃尔多安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大。 大概是为了大选结果先打一剂“预防针”,目前无论埃尔多安还是克勒奇达尔奥卢,都表达出对投票结果产生质疑的态度,并要求一些地区重新计算选票,这是否意味着就算第二轮投票有一方胜出,另一方也有“掀桌子”的可能? 如果双方真的撕破脸,土耳其的未来走势必将迎来风云突变,结局还真不好预料,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大选都将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让我们拭目以待! ![]() |